找到相关内容112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西方极乐世界到人间净土(上)

    我们要知道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化土,在佛的眼中,这个世界是清净的。佛心平等,无有高下,所见一切世界平坦,一切都是清净的。众生心如一面凹凸不平的镜,故所见也不平。如楞严会上二十五圆通之一的持地菩萨,...

    释真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2359605.html
  • 净土三经与摄生三愿

    再发“三种心(如是至心!)”,而入本愿平时摄受再发之机。对以疑惑心,修诸功德,不了佛智,不具善根的下下根者,则详说“胎生”之因缘,引导众生,明信佛智乃至胜智,作诸功德信心回向,以免堕胎宫,径入化土。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4861952.html
  • 安乐集—探道绰的净土思想特色

    ,  可通入路。……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,纵使一形  造恶,但能系念意专精常能念佛,一切诸障自然消  除,定得往生。」(注十二)  ㈡弥陀净土—往生最便  对於古旧相传所云:阿弥陀佛是化身,土亦是化土...

    陈大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5463846.html
  • “布袋和尚”与“布袋”

    ,作么生酬价?”僧无语,曰:“山僧今日失利!”(《续传灯录》卷十六)  明州天童宏智正觉禅师……问:“布袋头开时如何?”师曰:“一任填沟塞壑!”(《续传灯录》卷十七)  安吉州道场有规禅师……化土出问...

    李鼎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3471656.html
  • 直须努力、莫问前程 宽运法师佛七开示

    到边地疑城去再修信愿呢?我们一开始就应该修信愿,将来就一定能往生净土,并了达实相净土是何等的庄严,否则的话,在极乐世界下品之中,大部份都是佛菩萨应机的化土,都是阿弥陀佛的变化所作;这种疑城就好像在胎宫...

    宽运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1791823.html
  • 怀业时语讲记——法王的甚深教言

    乃文殊菩萨之化土,故大恩上师决定先朝礼五台山。此缘起在一九八六年为六千多僧众灌顶时,即已显露。一日上午,大恩上师正进行《文殊幻化网》之灌顶,念至迎请天尊仪轨时,大恩上师忽从法座上腾空而起,后又徐徐落在...、闻思修行的圆满眷属。此即眷属圆满之意。四众弟子皆依教奉行,具足如是的菩萨四众眷属,即眷属圆满。   3、环境圆满   “清凉雪域圣地”:   从大处而言,雪域西藏乃观音菩萨之化土,全民信仰上师...

   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

    |大自在祈祷文|怀业|法王如意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2253237341.html
  • 论佛教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

    烦恼;所以不断地断烦恼、积福德就可见道。而小乘的证果,是证阿罗汉果。阿罗汉是出世的,无须像大乘佛那样变出化身化土来利乐众生、普度众生,所以外部物质世界是不是实在,对阿罗汉来说是无关紧要的。因此,物质...,物质世界不在心外,而在第八识中,是第八识的一部分(即相分)。所以圣者转识证道后,可以随心所欲地变现出物质性的化身和化土(当然还须依赖第八识中的色法种子)。   第二,解脱需要破我执和法执。唯识宗破...

    林国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641379.html
  • 《大乘大義章》授記思想探究

    世俗諦而直指第一義諦的態度,顯然對這充滿著在義理層面討論興趣的慧遠來說,是很感到可惜的。  對慧遠來說,受決菩薩成佛後,其國土存在的價值意義,即在給予這些一生補處菩薩有所依止的化土,藉佛不可思議的功德,助菩薩成佛。可知該十住菩薩所居國土,也是暫存的化土,國土只是權假之說,而施予十住菩薩方便國土的也只是化身佛,就真法身佛身分層面來說,只可謂其獨處於玄廓之境,而不可直說法身佛化現國土度眾,應由化身佛的...

    李幸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849540.html
  • 佛乘宗要论(1)

    ,故曰实无范围可言。然既为之说矣,乌得无说?说之之道,亦惟就众生心应所知量以示之。别为二种如下:   甲、普遍的世界众生观 世界无边,众生无尽。今且就释迦牟尼佛化土之娑婆世界(娑婆译曰堪能忍苦。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应化之世界,故称释迦牟尼佛化土。吾人所居之地球,即此中一极小部分),略示其一斑: ┌地狱趣 ...

    太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455125.html
  • 唐五代禅宗与弥勒信仰——以马祖一系为考察中心

    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、药师佛之东方净琉璃世界等。从净土的真实存在与否,分为:佛为救度众生而假现的应化土;位于西方,经过十万亿土,于彼方实有的净土。从净土的存在时间,又可加以分别:《无量寿经》载,菩萨依...净土并非地前菩萨、二乘及凡夫女人等所杂居,只有初地以上菩萨方可居住);前往极乐净土之途中,另有弥陀净土之化土“边地”、 “疑城”、“胎宫”、“懈慢界”,为怀疑佛智者所往生之处。此外,尚可从庄严情形等而...

    张 勇(张子开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4565935.html